实业救国思潮1912(实业救国思潮的发源地)

tkadmin 实业救国 2024-05-21 36 0

本文目录一览:

张謇实业救国与辛亥革命的关系

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,到了辛亥革命(1911)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。甲午战争之后,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,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,由此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,涌现出张謇,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。

实业救国思潮1912(实业救国思潮的发源地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张謇在19世纪末提出实业救国论。19世纪末提出,以张謇、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。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,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。实业泛指农、工、商、交通等。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,到了辛亥革命(1911)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。20世纪初,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。

境猛然一变,甚至很多业已停工的华商企业也逐渐活跃起来。 1912~1919年,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,投资近万元,再加上扩建企 多家,投资近万元, 1912~1919年 3亿 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。 50年的投资总额 业,新增资本达3亿元,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。

张謇 (2分)(2)我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,进入了“黄金时代” (2分)(3)原因:一战期间,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,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;辛亥革命的胜利,冲击了封建制度,极大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兴业的热情;国人倡导使用国货,抵制洋货 。

评论